II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时,减缓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 A. 采用工程措施防治地下水污染 B. 加强水资源联合调度控制地下水资源开发 C. 加强包气带对污染物的阻隔和消减作用 D. 制定不同区域的地面防渗方案
点击查看答案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属于Ⅱ类项目地下水保护对策的是()。A:场地地面防渗B:产污单元源头控制C:场地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监测D:场地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属于Ⅱ类项目地下水保护对策的是( )。A.场地地面防渗 B.产污单元源头控制 C.场地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监测 D.场地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依据( )的原则,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合理性。A.饮用水质安全 B.地下水资源补采平衡 C.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D.水质能否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某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不属于该项目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是()。 A.地下水水位 B.地下水水质 C.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D.地下水污染源分布
(2019年)某建设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III类项目,评级范围涉及矿泉水地下水资源保护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该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2018年)某建设项目位于规划的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 A.敏感 B.较敏感 C.不敏感 D.无法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