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排括工况下,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如何点源允许排放量,需要用的条件有( )A 设计流量 B 背景浓度 C 水质模型参数 D 河道深度
点击查看答案
重大危险源泄露事故的风险评价,将该事故排放源概化为间隔1 小时的等强度瞬时点源(t=0 ,1h) 排入河中.采用瞬时点源河流一维动态水质模型预测t=22h的沿程增量浓度如下表,则该时刻河道污染物浓度最大增量断面距排放源的距离为( )A 6800mm B 7200mm C 7600mm D 8000mm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污染源概化按排放规律可概化为( )。 A. 瞬时排放 B. 连续恒定排放 c.点源 D. 非连续恒定排放
假设枯水期事故排放导致苯胺瞬时泄漏进入河流,若河流径流量为常数,采用一维动态水质解析模式进行下游敏感断面苯胺浓度预测,需要的基本参数有()。A.横向混合系数 B.纵向离散系数 C.河道过水断面积 D.苯胺的一级降解系数
项目河流水环境风险评价采用一维瞬时源动态模型,预测瞬时排放的保守污染物形成的浓度变化过程需要选用的参数有()。A:污染物降解系数B:河流径流量C:污染物排放量D:纵向离散系数
进行河流程、态水质模拟预测需要确定( )。 A. 污染物排放位置、排放强度 B. 水文条件 c. 初始条件 D. 水质模型参数值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概化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排放规律污染源可以概化为连续恒定排放或非连续恒定排放以及瞬时排放 B. 各级评价项目,预测所需的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初始值的获取应以收集评价范围内己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主,现场试验获取为辅 C.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可根据调查评价区和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进行 D. 一级评价项目,预测所需的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初始值的获取应通过现场试验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