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后,依据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作如下会计分录,则正确的是( )。
A.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B.借:营业税金及附加(红字)
C.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D.借:应收外汇账款(红字)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的出口货物全部为加工贸易出口,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和退税率分别为17%和15%,2002年1月开始执行“免、抵、退”税政策,按取得退税机关审批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审批表》核算免抵退税,2003年1月一3月有关财务资料和发生的业务如下:1、2003年1月,外购原材料—辅料1000万元,验收入库,取得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170万元;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折合人民币400万元验收入库,款项均未支付;上期留抵进项税额为10万元。2、2003年1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200万元;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出口销售收入折合人民币600万元(FOB,忽略佣金,下同);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工缴费收入折合人民币100万元,上述款项均未收到。3、2003年2月16日,收到退税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一份,注明按购进法批准免税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过税价格400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8万元,“免抵退税额抵减额”60万元;2003年2月,未发生其他涉税业务。4、2003年3月15日,将退税单证及信息已齐全的600万元1月份的出口货物向退税机关申报免抵退税,并于当月取得退税机关审批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审批表》。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550万元款项全部收到。
点击查看答案
某生产企业2011年5月发生出口业务,当月外销收入1200万元,已知货物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当月在境内购进材料1000万元,购进进料加工免税材料300万元,已知应税材料税率为17%,企业采用按审批数做账,企业未收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则以下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借:管理费用 48万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8万B.借:主营业务成本 48万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8万C.借:管理费用 36万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6万D.借:主营业务成本 36万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6万
对进料加工贸易进口料件要按每期进料加工贸易复出口销售和( )计算“免税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在进口货物海关核销后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确定进料加工“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A.实际分配率B.计划分配率C.指定分配率D.平均分配率
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的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 A.当期应退税额、免抵税额的计算,需先计算当期期末留抵税额,通过当期免抵退税额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比较大小,确定当期应退税额及计算免抵税额 B.免、抵、退税的计税依据是出口货物离岸价 C.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出口企业在计算免抵退税额时,先要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D.在征、退税率不一致的情况下,需要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将其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进成本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05年某月发生如下业务: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51万元;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200万元;上期期末留抵5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为200万元,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300万元,则该企业当月免抵退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为()。A、2万元B、4万元C、6万元D、8万元
外贸企业采取作价加工方式从事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未按规定办理“进料加工免税证明”的,不得申请办理退(免)税。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5%。2014年3月发生下列业务:(1)外购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5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款85万元,货已入库。(2)2013年10月因从事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已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了《进料加工企业计划分配率备案表》,申报计划进口总值300万美元,计划出口总值1000万美元。(3)当月内销货物销售额100万元,货款117万元。(4)当月以一般贸易方式自营出口800万元,以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200万元。上述纸质单证均已收齐,除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外,其他相关信息不齐全。(5)当月收齐2013年单证不齐、信息不齐申报的一般贸易出口销售650万元,进料加工出口销售额300万元。(6)该企业上期期末留抵税额为0,且尚未办理进料加工年度核销。 请计算企业当期免抵退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