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感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纯种高杆抗病和矮秆感病两品种作亲本,在自交F2中最合乎理性的矮秆抗病类型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1/8
C.1/4
D.1/3
单选题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F1植株是()。A 高矮之比是1:1B 全是矮秆C 全是高秆D 高矮之比3:1
点击查看答案
单选题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A 高︰矮=1︰1B 全是矮秆C 全是高秆D 高︰矮=3︰1
单选题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分配。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 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 以上两株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相同D 以上两株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同
多选题有下列三个小麦品种:甲(早熟、抗病)、乙(矮秆、抗病)、丙(丰产、感病、晚熟),在进行杂交育种时,比较合理的三交方式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乙╳甲)╳丙
单选题已知高秆感病(Ttrr)与高秆抗病(TtRr)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时,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种类分别为()。A 4,4B 6,4C 4,6D 9,4
多选题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为:高杆:矮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两株亲本可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D两株亲本的基因型相同
问答题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的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