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0kV设施故障
B系统电源不足限电
C外部电网故障
D供电网限电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截面的确定应符合哪些规定()。A.结合地区配电网发展规划和对导线截面确定,每个地区的导线规格宜采用3~4B.对导线截面确定,应结合本地区配电网发展规划5-15年来选择C.采用允许电压降校核时:1)1~10kV配电线路,自供电的变电站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变压器或末端受电变电站一次侧入口的允许电压降为供电变电站二次侧额定电压的5%;2)1kV以下配电线路,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P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电压降为额定电压的4%D.校验导线载流量时,裸导线与聚乙烯、聚氣乙稀绝缘导线的允许温度采用+90°C,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的允许温度采用+90E.lkV以下三相四线制的零线截面,应等于相线截面的1/2
点击查看答案
单组柱上式中压无功补偿装置常用经验安装位置如何确定()。A.负荷均匀分布的架空配电线路,装置安装在距变电站1/3处B.负荷递减分布的架空配电线路,装置安装在距变电站4/9处C.负荷递增分布的架空配电线路,装置安装在距变电站7/9处D.负荷等腰三角形分布的架空配电线路,装置安装在距电站5/9处E.负荷均匀分布的架空配电线路,装置安装在距变电站2/3处F.电缆线路置安装在距变电站1/处G.为了得到最大的电压升高,装置靠近线路末端安装
城区低压配电架空线路的档距为40-50m城区10kV配电架空线路的档距为60-80m。( )
下图为一座110kV/35 kV/10kV变电站,110kV和35 kV釆用敞开式配 电装置,10kV釆用户内配电装置,变压器三侧均釆用架空套管出线。正常运行方式 下,任一路110kV电源线路带全所负荷,另一路热备用,两台主变压器分别运行,避雷器选用阀式避雷器,其中:110kV电源进线为架空线路约5km,进线段设有2km架空避雷线,主变压器距110kV母线避雷器最大电气距离为60m。35kV系统以架空线路为主,架空线路进线段设有2km架空避雷线,主变压器距 35kV母线避雷器最大电气距离为60m。10kV系统以架空线路为主,主变压器距10kV母线避雷器最大电气距离为 20m。如果变电站接地网的外缘为90mx60m的矩形,站址土壤电阻率ρ=100Ω*m,请通过简易计算确定变电站接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为下列哪一项数值?( ) (A)R=0.38Ω (B)R=0.68Ω (C)R=1.21Ω (D)R=1.35Ω
某车间有机床、通风机、自动弧焊变压器和起重机等用电设备,其中通风机为二类负荷,其余负荷为三类负荷(见表)。 请分析说明下列对这个车间变电所变压器供电方案中,哪一个供电方案是正确的? ( ) (A)单回10kV架空线路 (B)单回10kV电缆线路 (C)由两根10kV电缆组成的单回线路 (D)单回10kV专用架空线路
某用户根据负荷发展需要,拟在厂区内新建一座变电站,用于厂区内10kV负荷供电,该变电所电源取自地区100kV电网(无限大电源容量),采用2回110kV架空专用线路供电,变电站基本情况如下: 1)主变采用两台三相自冷型油浸有载调压变压器,户外布置。变压器参数如下: 型号 SZ10-31500/110 电压比 110±8 x1.25%/10.5kV 短路阻抗 uk = 10. 5% 接线组别 YN,d11 中性点绝缘水平 60kV 2)每回110kV电源架空线路长度约10km,导线采用LGJ-240/25,单位电抗取0.4Ω/km。 3)10kV馈电线路均为电缆出线。 4)变电站110kV配电装置布置釆用常规设备户外型布置,10kV配电装置釆用中置式高压开关柜户内双列布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该110/10kV变电站应设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 ) (A) 10kV母线应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 (B) 10kV馈电线路应装设带方向的电流速断 (C) 10kV馈电线路宜装设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并动作于信号 (D) 110/10kV变压器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
下图为一座110kV/35 kV/10kV变电站,110kV和35 kV釆用敞开式配 电装置,10kV釆用户内配电装置,变压器三侧均釆用架空套管出线。正常运行方式 下,任一路110kV电源线路带全所负荷,另一路热备用,两台主变压器分别运行,避雷器选用阀式避雷器,其中:110kV电源进线为架空线路约5km,进线段设有2km架空避雷线,主变压器距110kV母线避雷器最大电气距离为60m。35kV系统以架空线路为主,架空线路进线段设有2km架空避雷线,主变压器距 35kV母线避雷器最大电气距离为60m。10kV系统以架空线路为主,主变压器距10kV母线避雷器最大电气距离为 20m。假定10kV系统接地电容电流为36.7A,10kV系统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消弧线圈的计算容量为下列哪一项数值? ( ) (A)275kV*A (B)286kV*A (C)332kV*A (D)1001k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