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使用量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疫苗年使用量=(基础免疫使用量+加强免疫使用量+特殊免疫使用量)-上年底库存量
B.基础免疫疫苗年使用量=(出生儿童数+流动儿童数+漏种儿童数)×每剂次剂量×免疫次数
C.加强免疫疫苗年使用量=加强年龄组人口数之和×每剂次剂量×损耗系数
D.特殊免疫使用量=特殊免疫人口数×免疫次数×损耗系数
分析某地麻疹患者年龄构成,显示主要集中在学龄儿童,提示A、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均未做好B、近年基础免疫已加强,但复种工作未跟上C、已多年无麻疹大流行D、可能存在特殊原因E、初期麻疹疫苗免疫质量欠佳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免疫接种表述正确的有?()A.常规接种是指接种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定期为适龄儿童提供的预防接种服务B.常规免疫可一般分为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C.加强免疫没有基础免疫重要D.加强免疫与基础免疫相隔时间的长短因苗而异
关于儿童常规疫苗接种的免疫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B.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C.8月龄儿童接种1剂次麻疹或麻腮疫苗;D.原则上每次可接种2种注射疫苗和一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使用规定,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除外:()。A.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B.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需重新开始免疫程序所有剂次。C.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3月龄~5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6~11岁儿童使用白破疫苗;12岁及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疫苗。D.未完成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含强化免疫等)的儿童,应补种完成2剂次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疫苗必须按月接种,而加强免疫可以根据情况按每半年或一年接种一次。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使用规定,未完成基础免疫的 14 岁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A.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B.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C.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6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D.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 岁以下儿童未达到 3 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E.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 2 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剂次。
制订疫苗计划的依据是:( )A.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和省级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B.本地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水平、人群免疫状况和开展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等特殊免疫活动的计划。C.本地区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口数,以及适龄的流动儿童数。D.疫苗运输、储存形式与能力。E.上年底疫苗库存量。F.疫苗损耗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