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内膜炎病人选择
A.立即采集2份或3份血进行血培养
B.先应采集2~3份血进行血培养。24~36小时后,估计体温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立即采集2份以上血进行血培养
C.应在1~2小时内采集3份血样进行血培养。如果所有结果24小时后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样进行培养
D.连续3天每天采集2份血进行血培养
E.接受抗生素治疗同时抽取血培养
患者,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作血培养帮助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下列操作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血量为10~15mlB.采集时,严格无菌操作C.血培养标本应在病人发热前采集D.采集后,更换针头注入培养管内E.采集前检查确保培养基足量、无混浊变质
点击查看答案
患者杨某,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做血培养帮助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下列操作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血量为10~15mlB、采集时,严格无菌操作C、血培养标本应在病人发热前采集D、采集后,更换针头注入培养管内E、采集前检查确保培养基足量、无混浊变质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采集血培养标本时()A.应在抗感染治疗前采集血培养标本B.最好由专业护士采集血标本C.消毒剂消毒皮肤与培养瓶后干燥可减少血培养污染的发生D.应该自导管采集1套血培养标本E.应该自导管和外周静脉各采集1套血培养标本
下列进行细菌培养的标本采集中,不需严格遵守的原则的是A.无菌采集B.立即送检C.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在病人发热高峰时采集血培养标本D.发热病人采集血培养不得少于三次E.做厌氧培养时应尽可能在厌氧环境中采集标本和送检
怀疑急性原发性菌血症选择对特殊的全身性或局部感染病人应进行的血培养方式 A.立即采集2份或3份血进行血培养B.先应采集2~3份血进行血培养。24~36小时后,估计体温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立即采集2份以上血进行血培养C.应在1~2小时内采集3份血样进行血培养。如果所有结果24小时后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样进行培养D.连续3天每天采集2份血进行血培养E.接受抗生素治疗同时抽取血培养
不明病原的发热选择对特殊的全身性或局部感染病人应进行的血培养方式 A.立即采集2份或3份血进行血培养B.先应采集2~3份血进行血培养。24~36小时后,估计体温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立即采集2份以上血进行血培养C.应在1~2小时内采集3份血样进行血培养。如果所有结果24小时后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样进行培养D.连续3天每天采集2份血进行血培养E.接受抗生素治疗同时抽取血培养
急性心内膜炎病人选择对特殊的全身性或局部感染病人应进行的血培养方式 A.立即采集2份或3份血进行血培养B.先应采集2~3份血进行血培养。24~36小时后,估计体温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立即采集2份以上血进行血培养C.应在1~2小时内采集3份血样进行血培养。如果所有结果24小时后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样进行培养D.连续3天每天采集2份血进行血培养E.接受抗生素治疗同时抽取血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