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质
B、量
C、度
D、质变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开篇这样写道。
点击查看答案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后世学者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以下主张符合后世学者观点的是()A.“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B.“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C.“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阅读以下材料,说明材料的主要观点,并进行论述。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9、9.《毛诗大序》:“言天下之事,(),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单选题】下面哪部著作中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A.《大学》B.《孟子》C.《论语》D.《中庸》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注:仅输入文字,不用标点符号,也不用空格)
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