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光度测定时,配制溶液及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均应调节温度至()
A.10℃~30℃
B.25℃±2℃
C.20℃~30℃
D.20℃±0.5℃
试验时的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应以多少为准()。A、15℃±2℃B、20℃±2℃C、25℃±2℃D、30℃±2℃E、28℃±2℃
点击查看答案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下列哪一个温度为准A.20℃B.20℃±2℃C.25℃D.20~30℃E.25℃±2℃
与物质旋光度有关的因素包括A、物质的化学结构B、测定时溶液的浓度C、测定时光路长度D、测定时的温度E、测定时偏振光的波长
在进行旋光度测定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每次测定前应以溶剂作空白校正,测定后再校正一次,以确定测定时零点有无变动。B.配制溶液及测定时,均应调节温度至20℃±1℃(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C.供试的液体或固体物质的溶液应充分溶解,供试液应澄清D.物质的比旋度与测定光源、测定波长、溶剂、浓度和温度等因素有关,因此表示物质的比旋度时应注明测定条件E.测定管使用后,尤其在盛放有机溶剂后,必须立即洗净,以免橡皮圈受损发粘。测定管每次洗涤后,切不可置烘箱中干燥,以免发生变形,橡皮圈发粘。
《中国药典》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比旋度测定温度为A.18℃B.20℃C.25℃D.30℃E.35℃
下面有关旋光度测定法说法错误的是( )。A.测定前应以溶液做空白校正B.培植溶液及测定时,均应调节温度20±0.5℃C.供试溶液应不显混浊,或含有混悬颗粒D.用于测定油脂药物,如二甲硅油E.可用于区别药物,也可以反映药物纯杂程度
温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A.10~30℃为准B.15~30℃为准C.20~30℃为准D.20~5℃为准E.25~2℃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