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归破贼,必灭楼兰,此矢所以志也”是______________的誓言。
(一)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②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2.①处“原”的含义是( )(2分)A.原来B.从前C.推其根本D.猜想
点击查看答案
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可见,刘邦()。A不知己不知彼B知彼不知己C知己不知彼D知彼知己
此吾所以悲也。所以: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告: (2)将“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译成现代汉语。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出;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1)将这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2)这段话表现了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点 (3)简要概括本段中的两个细节描写。 (4)正面刻画之外,本段还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联百万之众,战必取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振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此三人者,皆人杰也;用此三人,开大汉之天下,我之所长也。”以上是()的言论。A、项羽B、孙权C、刘邦D、刘备
荀子《修身》篇中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请翻译这句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