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孕1产0,临产后4小时胎头仍不入盆,此时应测量的最有价值的径线是
A、对角径
B、出口横径
C、出口后矢状径
D、坐骨棘间径
E、坐骨切迹宽度
如果测量骨盆出口横径≤8cm,应进一步测量A、坐骨棘间径B、坐骨切迹宽度C、对角径D、出口前矢状径E、出口后矢状径
点击查看答案
患者女性,28岁。孕1产0,孕36周。骨盆测量:髂棘间径23cm,髂嵴间径25cm,骶耻外径18cm,坐骨结节间经7.5cm,对角径13cm。该患者的径线不正常的是A、对角径B、骶耻外径C、髂嵴间径D、坐骨结节间径E、髂棘间径该患者应进一步测量A、耻骨弓角度B、出口前矢状径C、出口后矢状径D、坐骨棘间径E、坐骨切迹宽度
胎头于临产后迟迟不入盆,最有价值的骨盆测量径线是A、髂棘间径B、髂嵴间径C、骶耻外径D、出口后矢状径E、坐骨棘间径
如果测量骨盆出口横径小于8cm,应进一步测量下列哪条径线A.对角径 B.坐骨棘间径 C.坐骨切迹宽度 D.出口前矢状径 E.出口后矢状径
患者女性,孕1产0。临产后4小时胎头仍不入盆,此时应测量的最有价值的径线是A.对角径 B.出口横径 C.出口后矢状径 D.坐骨棘间径 E.坐骨切迹宽度
初产妇临产后4 h胎头仍未入盆,此时测量哪一条径线最有价值:( )A.对角径 B.出口横径 C.后矢状径 D.坐骨棘间径 E.骶棘韧带宽度
初产妇临产后4h胎头仍未入盆,此时测量哪一条径线最有价值()A、对角径B、出口横径C、后矢状径D、坐骨棘间径E、骶棘韧带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