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研究胰腺癌发病机制,其中正确的说法为
A.Bcl-2基因第12号染色体突变
B.Bax基因第12号染色体突变
C.K-ras基因第12号染色体突变
D.Ki-67基因第12号染色体突变
E.Survivin基因第12号染色体突变
人类MHC基因定位于A、第1号染色体B、第16号染色体C、第6号染色体D、第17号染色体E、第22号染色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有关假基因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基因家族的随时突变引起B、由于染色体突变引起C、由于染色体畸形引起D、由于基因被转录后形成mRNA,又逆转录为DNA过程中发生突变引起E、由于基因移位引起
人HLA-DO基因位于( )。A、第15号染色体B、第6号染色体C、第2号染色体D、第17号染色体E、第22号染色体
结核菌耐药机制是基因突变,以下哪个不是最常见的突变部位()。A、ropB基因编码第511位B、ropB基因编码第516位C、ropB基因编码第526位D、ropB基因编码第531位
滤泡型淋巴瘤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是A.BCL-2基因转位B.BCL-2基因点突变C.BCL-2基因扩增D.BCL-2基因缺失
关于胰腺癌发病机制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K-ras基因突变见于90%以上的晚期胰腺癌患者B、Hp感染与胰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C、咖啡增加胰腺癌发病的风险D、胰腺癌的发生是累及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E、血管生成在胰腺癌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已经在临床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
滤泡型淋巴瘤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是A. BCL-2基因转位 B. BCL-2基因点突变 C. BCL-2基因扩增 D. BCL-2基因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