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5年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中,靶器官损害部分增加了?_______
A. 左心室肥厚
B. 颈动脉超声IMT
C.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PWV)、踝/臂血压指数(ABI)、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D. 微量白蛋白尿
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或粥样斑块、动脉弹性功能减退和微量白蛋白尿等靶器官损害,目前被公认为是心血管危险的重要标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与2005年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中,心血管危险因素部分增加了?_______A. 吸烟、腹型肥胖B. 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异常C. 血脂异常D.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E. 高同型半胱氨酸
与2005年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中新增加的章节不包括?______A.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B. 继发性高血压C. 代谢综合征D. 高血压的社区防治E. 妊娠高血压
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中有症状的心血管疾病、CKD4期或糖尿病合并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分层,归到()。A、很高危B、高危C、中危D、低危
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中颈-股动脉脉搏波的传导速度大于()m/s考虑有靶器官损害。A、10B、15C、8D、12
相比于2005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中新增下列哪些靶器官损害指标()。A、PWV(脉搏波波速)B、ABI(踝肱指数)C、ABPM(动态压检测)D、eGFRE、劲动脉超声
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不包括A、左心室肥厚B、颈动脉内膜增厚C、颈动脉内膜斑块D、心功能不全E、肾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