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某、陈某与黄某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判令被告( )。A.赔偿黄某全家的人身损害,驳回林某、陈某的经济损失赔偿请求B.立即停止废水排放C.赔偿林某、陈某的经济损失和黄某全家的人身损害D.赔偿林某、陈某的经济损失,驳回黄某的人身损害赔偿请求
某市公安局以盗窃嫌疑拘留陈某。陈某被关押于该市看守所。在被关押期间,陈某被同监犯黄某虐待,看守所管教明知此情况但不制止,后陈某被虐待致死。陈某仅有父亲,无其他亲属。关于本案,根据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A.对陈某的死亡,由陈某父亲负责提供证据证明该死亡结果与看守所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B.对陈某的死亡,由看守所承担行政赔偿责任C.在相关加害行为未依照法定程序确认违法前,陈某的父亲不得请求赔偿D.陈某父亲可以要求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点击查看答案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某、于某、陈某故意杀人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后,李某提出上诉,于某、陈某未上诉。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李某因病死亡。对此,二审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对被告人李某宣布终止审理B.对被告人李某宣告无罪C.对被告人于某、陈某作出判决或裁定D.对此案裁定终止审理
某区工商局与某区公安分局联合对陈某做出罚款200元的处罚,陈某以某区工商局为被告起诉,人民法院认为追加某区公安局为被告,陈某不同意,受诉人民法院依法当如何处理?( )A.裁定驳回起诉B.判决驳回诉讼请求C.继续进行诉讼D.通知某区公安局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陈某接受某单位的委托,创作剧本。创作过程中,好友林某提供了大量的资料,陈某之妻进行了录入和校对。剧本完成后,作者应为:( )A.陈某B.某单位C.林某D.陈某之妻
陈某(女)于1996年4月与林某(男)相识相恋,由于林某家境不好,遂于同年10月从几个朋友处借款共2万元盖房用作结婚住房。陈林二人1998年1月办理了结婚登记,婚后林某又以个人名义借款1.5万元从事服装个体买卖,夫妻二人共同经营,生意红火,朋友虽时常催林某还钱,但林某以各种借口推托债务。1999年3月,林某以个人名义与张某、王某成立合伙,一直经营至今。2002年,陈林二人因林某父母长期住在他们家意见不合,发生争吵。其后二人便经常发生口角,感情逐渐恶化。同年10月,林某认识一女子吴某,两人开始同居,林某与陈某的关系更加恶化,经常不回家。陈某多次哭闹都无济于事。林某于2003年5月开始转移、隐匿自己的财产,并于一年后,向法院起诉要求与陈某离婚,理由是夫妻感情业已破裂。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1.如果法院判决准予离婚的话,双方共同财产应如何分割?2.陈林二人结婚前林某的2万元债务应如何处理?3.婚后林某以个人名义借的1.5万元债务应如何处理?4.对于林某转移、隐匿财产行为,陈某于财产分割完毕后得知,她应该如何救济自己的权利?5.陈某能提起离婚损害赔偿吗?
陈某是一个民营老板,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死亡留下一大笔遗产,其妻黄某已怀有身孕,陈某的父母健在,家里还有一个弟弟,黄某的父母已故但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妹妹,陈某死亡时未曾留有遗言。据此,陈某的遗产应该()。A.由陈某父母和黄某三人均分B.由陈某父母、黄某以及未出生的小孩四人均分C.由陈某父母、陈某的弟弟、黄某以及未出生的小孩五人均分D.由陈某父母、陈某的弟弟、黄某以及未出生的小孩和黄某的妹妹六人均分
某市公安局以涉嫌盗窃为由拘留陈某。陈某被关押于该市看守所。在被关押期间,陈某被同监犯黄某虐待,看守所管教明知此情况但不制止,后陈某被虐待致死。陈某仅有父亲,无其他亲属。关于本案,根据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A.对陈某的死亡,由陈某父亲负责提供证据证明该死亡结果与看守所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B.对陈某的死亡,由看守所承担行政赔偿责任C.在相关加害行为未依照法定程序确认违法前,陈莱的父亲不得请求赔偿D.陈某父亲可以要求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