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调节内斜视的特点是( )
A.发病年龄较晚
B.没有明显的调节因素
C.单眼斜视可合并弱视
D.斜视角较先天性内斜视小,但随年龄的增长可变大
E.不可以手术治疗
关于完全性屈光调节性内斜视说法错误的是()。A、合并中高度近视B、发病年龄以2-3岁居多C、戴镜后斜视消失D、可合并远视
点击查看答案
以下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临床特征的认识,错误的是()。A、发病年龄多为2-3岁B、AC/A比值增高C、可伴有单眼或双眼弱视D、多为中度远视
以下对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临床特征的认识,错误的是()。A、矫正远视性屈光不正能减少部分内斜视B、斜视角一般稳定C、常合并异常网膜对应和弱视D、一般无明显远视性屈光不正
患者,女,4岁,发现眼斜1年,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可,视力右0.3,左0.2,眼位:角膜映光OS+15°,调节视标下OS+25°,眼球运动无受限,阿托品膏散瞳验光:右+6.00DS=0.5左+6.50DS=0.4最可能的诊断是A、远视B、麻痹性内斜视C、调节性内斜视、远视、弱视D、非调节性内斜视、远视、弱视E、先天性内斜视最佳的治疗方案为A、配凹镜片及弱视训练B、配凸镜片及弱视训练C、药物治疗D、手术治疗E、局部理疗治疗目的是A、矫正屈光不正B、弱视治疗C、治疗斜视D、A+B+CE、以上都不是
先天性内斜与获得性内斜相同的特点是A、斜视角很大(>40°)B、与调节无关C、合并弱视D、治疗原则E、随年龄增大斜度增加
关于调节性内斜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病年龄多在1.5~4.0岁B、屈光度多为+2D~+8DC、发病初期多为间歇性内斜视,逐渐发展为恒定性内斜视D、多合并弱视E、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检影,屈光度应全部矫正
应诊断为( )A.先天性内斜视B.非调节性内斜视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D.屈光调节性内斜视E.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