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攒竹...
查看答案
问题:血海穴位于髌底外侧端上2寸...
问题:患儿发热、左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舌红苔薄黄,脉数。治疗时医生持一段浸麻油的植物茎髓,点燃后对准角孙穴快速点灸局部皮肤,治疗采用的方法是()A、灯火灸B、温针灸C、雷火针灸D、实按灸E、温和灸...
问题:患者,女,38岁。每次行经血量少色淡,少腹柔软喜按,绵绵作痛,面色苍白,心悸,舌淡,脉细弱。针灸时选()A、三阴交、隐白、内关、太溪B、三阴交、隐白、血海、水泉C、三阴交、气海、脾俞、足三里D、三阴交、隐白、百会、气海E、三阴交、中极、关元、血海...
问题:神道...
问题:阴陵泉...
问题:委阳...
问题:年轻男性,突发耳内鸣响,兼耳闷胀,舌红,苔薄,脉浮数,取支沟穴进行治疗,属于腧穴的()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双向良性调整作用D、整体调整作用E、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
问题:经脉循行在肘关节以下有分支的是哪些经脉?请写出其支脉的循行。...
问题:患者,女,17岁。尚未初潮,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细。治疗除主穴外,还应用的腧穴是()A、内关、中脘B、太冲、肝俞C、天枢、胃俞D、气海、膈俞E、太溪、肾俞...
问题:肩髎...
问题:肺虚证,采用“补母泻子法”,应补A、列缺B、太渊C、孔最D、尺泽E、少商...
问题:女,28岁。2年前经期淋雨后出现痛经。经期腹痛拒按,经色紫红有块量少,得暖痛减,苔白腻,脉沉紧。针灸时选A、肾俞、大赫、命门、关元(灸法)B、肾俞、肝俞、太溪、太冲C、中极、地机、次髎、三阴交D、气海、地机、太冲、三阴交E、关元、阴陵泉、昆仑...
问题:络却...
问题:足临泣...
问题:横刺法要求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呈角度为()A、15°B、30°C、45°D、60°E、90°...
问题:陷谷...
问题:患者,男,35岁。右侧面部肌肉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腮,同时伴有听觉过敏,除主穴外还应选用()A、迎香B、听宫C、水沟D、攒竹E、承泣...
问题:下列腧穴归经错误的是()A、公孙—脾经B、行间—肝经C、听会—小肠经D、下关—胃经E、委中—膀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