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列宁认为,托尔斯泰主义的历史终点是()。A、1905年B、1861年C、1917年十月革命D、1917年的二月革命...
查看答案
问题:“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区别是什么?(或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要提倡“莎士比亚化"而反对“席勒式”?)...
问题:《红与黑》体现的是()的冲突;《麦克白》体现的是()的冲突。...
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1857年的《()》一书。...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简述文艺的倾向性的问题。...
问题:席勒式...
问题:文艺的特殊性质从马克思的()中表现出来。...
问题:什么是典型?...
问题:“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将()的消极内容与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混为一团”而构成的思辨哲学。...
问题:马克思就《济金根》指出:“农民和城市革命分子的代表(特别是农民的代表)倒是应当构成十分重要的积极的背景。”意思是在剧本中()。A、农民运动应成为贵族运动的积极基础B、应以农民为积极的参加者和主人公C、应写出农民在这一运动中的主导作用D、写贵族运动时也应反映出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
问题:邓小平是怎样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
问题:人的生产与动物生产有什么区别?...
问题:简诉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对文化专制舆论的批判。...
问题:文学批评的两个标准是()和()。...
问题:请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问题:希腊艺术的永久魅力...
问题:把()视为人道主义的逻辑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关键所在。...
问题:《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发表于()。A、1917年B、1924年C、1905年D、1910年...
问题:弗洛伊德提出的三种原则——本我(libido快乐原则)、()、超我(superego道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