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形点分布形式的选择及其密度的确定,取决于所采用的数据采集设备和方式、()、()、数模的精度要求,以及所研究地区的地形特征等诸多因素。
排除人为因素以及工程设计方案外,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模型精度:A、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精度以及稳定性B、校模软件的算法、电子地图的精度C、数据采集的数量和代表性以及数据处理的合理性D、地形地貌的分布以及人文环境的复杂程度
点击查看答案
地形数据的来源应予以说明,地形数据的精度应结合评价范围及()进行合理选择。 A.评价方法 B.预测网格点的设置 C.评价对象 D.预测网格点的规划
与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相比,地籍图根控制网的特点主要有( )。A.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点位密度、精度等)由当时的测图比例尺决定,不同成图比例尺图根控制网的规格相差很大 B.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点位密度、精度等)由统一标准的测图比例尺决定 C.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测图(整个项目)完成后,便失去了其作用 D.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测图(整个项目)完成后,仍可适用于下一次的测绘中 E.由于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是根据界址点位置及其密度决定的,几乎所有的道路上都要敷设地籍图根导线
下列关于地形图的精度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对于一般地区不应超过图上±1mmB: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对于城镇建筑区和工矿区不应超过图上±0.6mmC: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对于水域部分不应超过图上±1.5mmD:地形图的精度包括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两个部分E:地形图等高线的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根据地形类别确定。对于一般平坦地区,其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应小于1/3的基本等高距
下列关于地形图的精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对于一般地区不应超过图上±1mm B.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对于城镇建筑区和工矿区不应超过图上±0.6mm C.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对于水域部分不应超过图上±1.5mm D.地形图的精度包括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两个部分 E.地形图等高线的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根据地形类别确定。对于一般平坦地区,其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应小于1/3的基本等高距
某测绘单位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完成了某铁路枢纽1∶500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 测区地势平坦,分布有居民地、铁路、公路、农田、林地、沙地和河流等要素。测图作业中,基本控制点采用一级GPS网和四等水准路线联测;图根点采用图根导线和图根水准联测;地形图数据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野外采集,由内业编辑处理生成1∶500地形图数据,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及设施、管线、境界、地貌等八类;地形图的平面和高程精度采用高于数据采集精度的方法实地检测;项目成果按规范要求整理提交。 成果质量检验时,对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进行平面精度检测,获得了明显地物点的图上点位较差Δ1~Δ30(单位:mm),计算得到点位较差的平方和[ΔΔ]=4. 80mm2 【问题】 1.以框图形式绘制本项目外业生产开始后的测图作业流程图。 2.根据测区情况,指出题中未列出的三类1∶500数字地形图要素。 3.计算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地物点的图上点位中误差(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某单位拟在一山坡上开挖地基新建一住宅小区,范围内现有房屋、陡坎、小路、果园、河沟水塘等。某测绘单位承接了该工程开挖土石方量的测算任务,外业测量设备使用一套测角精度为2″的全站仪,数据处理及土石方计算采用商用软件。 (1)距山脚约500m处有一个等级水准点。在山坡上布设了一条闭合导线,精度要求为1/2000。其中,导线测量的水平角观测结果见表。(2)在山坡上确定了建设开挖的范围,并测定了各个拐点的平面坐标(χ,y)。要求开挖后的地基为水平面(高程为h),周围坡面垂直于地基。 (3)采集山坡上地形特征点和碎部点的位置及高程。为保证土石方量计算精度,采集各种地形特征点和碎部点,碎部点的采集间距小于20m。 (4)数据采集完成后,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然后采用方格网法计算出土石方量,最终经质检无误后上交成果。 问题: 1.列式计算本项目中导线测量的方位角闭合差。 2.本项目中哪些位置的地形特征点必须采集? 3.简述采用方格网法计算开挖土石方量的步骤。 4.简述影响本项目土石方量测算精度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