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不同项目时,同类型bug可以选择一样的功能域模块及责任人。
BOT与PPP模式的区别主要是()。A、项目的组织者不一样B、项目的合同主体一致C、项目公司可以是不同类型D、公共产品及服务的购买者不一样
点击查看答案
系统测试中,渐增式测试是指()。A.先分别测试每个模块,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连成一起进行测试B.先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连成一起进行测试,然后逐个测试单个模块C.把下一个要测试的模块同已经测试好的那些模块结合起来进行测试D.按功能将不同模块组合在一起分别进行测试,然后再总体连起来进行测试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说明】某软件企业内部测试部门对其ERP产品进行内部测试之后,由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验收测试,重点测试的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以及可移植性。验收测试的依据是什么?验收测试对测试环境有何要求?软件产品的功能性测试中应关注哪些子特性?在实际的软件测试过程中,对缺陷的管理与分析至关重要。回答如下问题:(1)针对本测试,Bug的错误类型除了功能性错误外,还可能会包括哪些?(2)严重性级别是Bug的重要属性,请写出常见的功能性Bug的严重性级别层次。(3)在测试过程中,Bug的处理会处于不同的状态,请设计Bug管理中从发现到关闭必须经历的状态名称。企业内部测试部在测试“主生产计划制定”模块过程中,使用30个测试案例进行测试,共发现10个问题。开发组对软件修改后,向测试组提交问题修改报告及修改后的软件。问题修改报告中提出:其中3个问题是用户需求,不是错误,无需修改,其余7个问题已修改完成。测试组使用上轮测试中发现这7个问题的5个测试案例进行了回归测试,确认问题已得到修改,因此测试组决定,当前版本可以进入配置管理库,进行后续集成工作。测试组的做法是否有问题?为什么?如果有问题,应写出正确的做法。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在软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实施不同类型的测试工作,单元测试是对程序设计进行验证,其中(39)不是单元测试的主要内容。在进行单元测试过程中,通常测试工程师都需要借助(40)来代替所测模块调用的子模块;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组装,模块组装成系统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41)。A.模块接口测试B.有效性测试C.路径测试D.边界测试
一条Bug记录应包括( )。 ①编号②Bug描述③Bug级别 ④Bug所属模块⑤发现人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BUG记录应该包括( )。 ①编号②bug描述③bug级别④bug所属模块⑤发现人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说明】某软件企业内部测试部门对其ERP产品进行内部测试之后,由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验收测试,重点测试的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以及可移植性。1、【问题1】验收测试的依据是什么?验收测试对测试环境有何要求?2、【问题2】软件产品的功能性测试中应关注哪些子特性?3、【问题3】在实际的软件测试过程中,对缺陷的管理与分析至关重要。回答如下问题:(1)针对本测试,Bug的错误类型除了功能性错误外,还可能会包括哪些?(2)严重性级别是Bug的重要属性,请写出常见的功能性Bug的严重性级别层次。(3)在测试过程中,Bug的处理会处于不同的状态,请设计Bug管理中从发现到关闭必须经历的状态名称。4、【问题4】企业内部测试部在测试"主生产计划制定"模块过程中,使用30个测试案例进行测试,共发现10个问题。开发组对软件修改后,向测试组提交问题修改报告及修改后的软件。问题修改报告中提出:其中3个问题是用户需求,不是错误,无需修改,其余7个问题已修改完成。测试组使用上轮测试中发现这7个问题的5个测试案例进行了回归测试,确认问题已得到修改,因此测试组决定,当前版本可以进入配置管理库,进行后续集成工作。测试组的做法是否有问题?为什么?如果有问题,应写出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