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0岁,双胎妊娠,第1胎,胎膜早破,规律宫缩4小时,子宫颈口开大4cm,行剖宫产,手术进行顺利,术后静脉应用特丽仙和济得预防感染3天,后改为口服先锋4号4天,术后第7天出院。出院后第4天因发冷、发热和腹痛而再次入院,入院时体温39.5℃。入院后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有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最后诊断为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和盆腔腹膜炎。结合剖宫产时病历,除C和D外,最可能造成感染的原因是()
孕妇36岁,GIP0孕38周,双胎,第1胎 LOA,第2胎RSA。第1胎娩出后,处理错误的是A.听胎心,动态监测胎儿变化B.扶住孕妇腹部,以防改变胎位C.15分钟无宫缩,予以静脉滴注缩宫素D.若胎膜未破,立刻予以人工破膜E.若有阴道出血,及时臀牵引
点击查看答案
与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无关的因素是A、巨大儿B、双胎妊娠C、胎膜早破D、羊水过多E、产程延长
决定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观察项目是( )A、规律宫缩B、宫口扩张程度C、胎头下降程度D、胎心E、胎膜早破
患者,女,25岁。初孕妇,妊娠40周因胎膜早破入院。不久出现规律宫缩,因宫缩乏力曾静滴催产素,随后宫缩增强,经2小时发现胎心不规律,随后产妇自述下腹剧痛,并有少量阴道流血。腹壁紧张,超声多普勒未闻及胎心,宫口开大4cm,先露胎头高浮,阴道内手指向上推动时流出多量血性液体。最可能的诊断是A、宫颈裂伤B、胎盘早剥C、前置胎盘D、子宫破裂E、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孕妇在临产后处于下列哪种情况不宜灌肠A、宫缩间歇时间长B、宫颈口扩张缓慢C、宫缩强度弱D、胎膜早破E、胎先露下降缓慢
33岁女性,双胎妊娠,胎膜早破,规律宫缩14小时,子宫颈口开大2cm,行剖宫产术,术后静脉点滴抗生素预防感染,第4天出现发冷、发热和腹痛,乳房胀,体温39.5℃持续4小时,检查子宫底平脐,压痛阳性,恶露污浊有臭味。本例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A、急性乳腺炎B、乳腺乳汁淤积C、急性膀胱炎D、急性子宫内膜炎E、上呼吸道感染最可能造成感染的原因是A、年龄过大B、双胎妊娠C、胎膜早破D、乳头皲裂E、胎盘残留
初产妇,23岁,32周妊娠。阴道流水1小时入院。检查:无宫缩,胎心率130次/分,胎头先露,未入盆,阴道液pH呈碱性。考虑胎膜早破,以下哪项处理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