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从某旅游景点的一个古代瓷器出租柜台购买了以把价值4500元的明代瓷壶,后经专家鉴定为赝品,仅价值300元。陈某立即返回此景点,但发现该瓷器柜台主人已人去楼空,经询问得知,该瓷器柜台是某摊主向景区租用的,现租期已满,承租人已不知去向。于是陈某与景区交涉,要求景区承担赔偿责任,但景区拒绝给予赔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陈某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国庆时期,张某在周大福珠宝店挑选珠宝。趁售货员不注意,张某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0000元的戒指,偷偷握在手中。后被售货员发现,张某慌忙将戒指扔回柜台后逃走。关于本案,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是犯罪既遂、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中止行为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犯罪嫌疑人陈某,男,22岁,工人。陈某与张某平时关系不错,后因受他人挑拨,陈对张产生了强烈不满,于是就寻机报复张。陈某经了解知道了张某经常走的路线和时间,便到商店买了一把三角刮刀,决心给张某“放放血”。一天夜里,陈某身带三角刮刀,藏在张某经常经过的道路旁边,等候张。但是,张某这天被朋友叫去喝酒,晚上没有回家。陈某白等了一个晚上,没能实现给张某“放放血”的目的。后陈某因盗窃案发,被逮捕后供述了上述行为。请根据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理论分析:陈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被告人陈某,某日到某综合商场购买电池,趁售货员卢某给别的顾客试电动剃须刀之机,当着其他顾客的面,从柜台内拿出作为样品陈列的手机1部(价值人民币3500元),然后出门上公共汽车逃走。卢某发现后,坐出租汽车追赶,将其抓获。陈某的行为应认定为()。A.陈某以购电池为幌子,实行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B.陈某当着众人的面拿起他人的财物,符合抢夺罪的特征,应定抢夺罪C.陈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D.陈某的行为虽不避其他顾客耳目,但是在被害人未察觉的情况下将财物拿走,仍属于秘密窃取的行为
陈某在街上趁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90元)夺走。随后陈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陈某在街上趁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90元)夺走。随后陈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某损失话费5200元。一周后,陈某将该手机丢弃在某邮局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下列有关此案的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A.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从重处罚即可B.对陈某的行为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即可C.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D.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陈某有祖传珍贵瓷器一件,段某和梁某均欲购买,段某先与陈某达成协议,拟以12万元的价格成交,双方约定三日内交货付款。梁某知晓后,当晚即携款至陈某处,欲以15万元价格购买该瓷器,陈某欣然应允,当即交货付款。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陈某与段某达成的协议无效B、陈某与梁某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C、根据陈某与段某达成的协议,段某可请求梁某返还该瓷器D、根据陈某与段某达成的协议,段某可请求陈某承担违约责任
陈莱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 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莱,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屑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