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导致主动脉缩窄手术后发生截瘫的因素有()
关于主动脉缩窄,下列哪项不对 ( )A、好发于主动脉根部B、上肢血压>下肢血压C、常伴动脉导管未闭D、可伴狭窄后扩张E、狭窄处可录得高速湍流频谱
点击查看答案
(2001)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心病是A.动脉导管未闭B.肺动脉狭窄C.主动脉缩窄SXB(2001)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心病是A.动脉导管未闭B.肺动脉狭窄C.主动脉缩窄D.右位心E.大血管错位
以下关于主动脉缩窄的描述错误的是A.指在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区域主动脉的先天性狭窄B.根据缩窄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的关系分为:导管前型、近导管型、远导管型,导管后型C.主动脉局限性狭窄,管腔内无隔膜样结构,在动脉韧带的对面严重扭曲,称为主动脉管性狭窄D.手术是治疗主动脉缩窄的根本方法E.一般认为缩窄近远两端的压力阶差≥ 30mmHg,即具备手术指征
主动脉缩窄的手术方式有( )A、狭窄段切除并端端吻合B、狭窄段补片加宽C、左锁骨下动脉蒂片主动脉成形D、改良左锁骨下动脉蒂片主动脉成形E、扩大切除、主动脉远端吻合在主动脉弓下缘
患儿,女,2岁,因"发现下肢乏力2月"就诊,查体:身高:80cm,体重:10kg,体温:36.5℃,四肢血压分别为:左上105/43mmHg,左下74/40mmHg,右上97/37mmHg,右下87/25mmHg,心率:110次/分,口唇及肢端无紫绀,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心电图表现为左心室肥大。根据患者体格检查,可能的诊断为( )A、主动脉缩窄B、主动脉弓中断C、先天性血管环D、动脉导管未闭E、心肺动脉间隔缺损F、室间隔缺损为明确诊断,可考虑的辅助检查包括( )A、心脏CTB、心脏MRIC、心脏造影D、超声心动图E、心脏PETF、心肌活检当主动脉缩窄处的狭窄程度低于相应的正常部位主动脉横截面积多少时,出现压力阶差( )A、20%B、30%C、50%D、60%E、70%F、80%(提示 患者术前行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主动脉弓正常,左锁骨下动脉远端1cm处主动脉管腔狭窄,管径约3mm,累及长度2cm,降主动脉管径正常。)该患者最合理的治疗方式为( )A、缩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B、缩窄段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C、锁骨下动脉垂片成形术D、改良锁骨下动脉垂片成形术E、缩窄段人工血管加宽术F、经皮导管球囊扩张术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六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一年,加重一月入院。查体: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上肢血压高于下肢约20mmHg,足备动脉搏动减弱。若考虑为主动脉缩窄,进一步检查包括:A、心电图B、胸部X线检查C、主动脉造影D、超声心动图E、ECT进一步检查确定为主动脉缩窄,此病的临床类型包括:A、婴儿型B、成人型C、隔膜型D、漏斗型主动脉缩窄的临床表现有:A、头痛、头昏B、活动后心悸气短C、双下肢麻木怕冷,易患冻疮D、双下肢水肿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依据包括:A、上肢血压高于下肢>20mmHgB、胸骨后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性杂音C、主动脉造影D、超声心动图E、心导管检查主动脉缩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代偿机制包括:A、提高缩窄以前的血压B、缩窄后主动脉分出的动脉收缩以提高舒张压C、提高侧枝循环供应缩窄后的血流D、通过动脉导管建立侧枝循环主动脉缩窄主要的死因为:A、脑出血B、细菌性心内膜炎C、主动脉窦瘤破裂D、心力衰竭有关主动脉缩窄手术适应症正确的描述是:A、婴儿型有心力衰竭者强心利尿后及早手术B、手术最佳年龄为3~5岁C、成人的主动脉缩窄手术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D、合并的心内畸形应同时处理关于主动脉缩窄手术类型,正确的是:A、主动脉缩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B、主动脉缩窄段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C、主动脉缩窄成形术D、主动脉缩窄旁路手术
主动脉缩窄的超声表现包括A、缩窄部位管腔明显变细或可见隔膜样结构B、缩窄部位管腔内可见撕裂的内膜C、缩窄部位血流速度加快呈五彩镶嵌状D、缩窄部位远端主动脉扩张E、缩窄部位远端血流频谱呈缺血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