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估计鱼类种群数量的方法有()。A.间接计数法B.标志重捕法C.渔获物组成法D.直接计数法
点击查看答案
高中生物《标志重捕法》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广东省东莞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标志重捕法 2.内容: 活动目标:1.举例说出标志重捕法的程序。2.尝试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的数量。 设计实验: (1)材料选择:塑料盆,盘,白色粉笔头,红墨水等 (2)具体实验步骤: 1.将若干个白色粉笔头放入塑料盆中。 2.从塑料盆中随机取30个粉笔头,放在盘中,并用红墨水染色。 3.把染色后的粉笔头重新放入盆中,并与未染色的粉笔头混合。 4.再从盆中随机逐个取20个粉笔头,数一数染过色的有多少。 5.利用数学知识估算盆中全部粉笔头的数量。 6.数一数全部的粉笔头数,与估算出的数量比一比,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3)总结与讨论:①是否必须第一次取30个,第二次取20个?②与同学交流你总结出的公式。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然后再放回到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来估算被调查种群的数量。这种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不断移位的动物的调查。例如,对某种鼠的种群数量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为M,第二次捕获数为n,其中被标志数为m,设该种群总数量为N,则N=n/m*M。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情境设计; (2)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要有适当的板书。 答辩题目 1.种群的特征有哪些? 2.这节课你是怎么导入的?
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估算某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B.估算某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 C.若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数量,调查期间标志物脱落则实际调查数据会偏小 D.用取样器取样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
在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相符的是()。A.给鲫鱼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蚂蚁的种群密度 C.用样方法调查鱼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 D.用样方法调查棉田中棉铃虫的种群密度
调查是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调查方法的应用正确的是( )。A.在水草丰富的浅水区确定样方调查芦苇密度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活动范围和迁徙路线 C.定期从酵母菌培养液中取样并计数,调查其种群增长 D.在较大的样本人群中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
下列活动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